脚下有"料",生活才够稳

前几天去朋友家做客,刚进门就看见他家老太太扶着墙慢慢挪步,原来厨房新铺的瓷砖遇水就打滑。老太太嘟囔着"这地跟抹了油似的",让我突然意识到,防滑材料这事儿吧,看着不起眼,关键时刻真能救命。

一、防滑不是小题大做

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我国每年因地面湿滑导致的意外事故,比交通事故还多三成。去年冬天我在小区门口亲眼见过,有个拎着菜的大姐踩到结霜的台阶,"哧溜"一下就躺地上了,装菜的塑料袋在空中划出个抛物线,最后土豆滚得比人还远。

常见的防滑材料分三大类:像砂纸一样粗粝的摩擦型,类似汽车轮胎花纹的排水型,还有在表面做化学处理的吸附型。我家浴室就用了第三种,看起来和普通瓷砖没两样,但就算打翻沐浴露,光脚踩上去也像踩在磨砂玻璃上,稳稳当当。

二、这些地方最该"防一手"

厨房绝对是"滑倒重灾区"。记得有回我煮火锅,高汤洒了半锅,当时穿着棉拖鞋,好家伙,直接来了段即兴滑冰表演,最后以"一字马"姿势卡在冰箱和橱柜之间收场。现在想想,要是在灶台前铺块防滑垫,也不至于让邻居听见惨叫来敲门。

老年人卧室也得特别注意。市面上有种防滑地板,表面有细微凹凸纹路,穿着袜子走上去摩擦力刚刚好。我给我妈房间铺了这个之后,她半夜起来喝水再也不用像踩地雷似的绷着神经了。

三、选购防滑材料的门道

挑防滑产品不能光看广告词。有次我在建材市场,店员拿着瓶神秘液体往瓷砖上倒,信誓旦旦说"滴水不滑",结果我蹲下一摸,好嘛,跟溜冰场差不多。后来才知道,测试防滑性得看摩擦系数,国标要求公共场所至少要达到0.5,这个数值得记在小本本上。

户外用的防滑材料更讲究。我们小区游泳池边原来铺的普通地砖,下雨天经常有人摔跟头。后来换了带镂空花纹的防滑砖,既能让积水快速渗透,又像百洁布似的增加抓地力,现在大爷大妈们穿着拖鞋都敢小跑了。

四、小物件也有大智慧

其实不一定要大动干戈搞装修。像浴室防滑贴这种小东西就挺实用,我买的那个是向日葵图案的,既防滑又遮住了发霉的墙角,属于"一箭双雕"的典型。还有种透明防滑剂,喷在瓷砖上会形成肉眼看不见的防滑层,特别适合租房党,房东根本发现不了你动了手脚。

要说最绝的是防滑袜,底部带着硅胶点点,去年给我家猫都买了一双——虽然它穿上后走路像在跳机械舞,但至少追跑时不会在木地板上"漂移"了。

五、未来可能会更"稳"

最近逛展会发现个黑科技,有种材料遇水会自动变得更粗糙,原理是模仿了树蛙脚掌的微观结构。研究人员说这技术成熟后,可能连汽车轮胎都要重新设计。想想以后下雨天,人行道像自带防滑模式,再也不用走"小碎步"了,还挺期待的。

说到底,防滑材料就像生活的保险绳。它不会让你生活更精彩,但能保证你摔得少一点。毕竟人这一辈子,能稳稳当当地走过平凡日子,已经是种了不起的福气。下次装修别光盯着颜值,蹲下来摸摸地面滑不滑,说不定能避免未来某个四脚朝天的尴尬时刻呢。

返回文章列表
相关文章

0